脓毒血症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研究表明,脓毒血症是癌症患者最主要的非癌症相关死因之一,其发生会大幅缩短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陈宏达教授团队在Science Bulletin发表研究论文,首次揭示了中国非儿童癌症患者中脓毒血症的沉重负担及其地理分布差异。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2017年全国医疗服务数据中心数据库,纳入了所有大于15岁的非儿童癌症患者中合并脓毒血症的住院病例。研究发现2017年中国非儿童癌症患者住院合并脓毒血症的标化病死率为14.32%,标化发病率为2793/10万肿瘤患者,约为全国整体脓毒血症发病率的2.2倍,标准化死亡率为412/10万人,约为同年所有非儿童癌症患者总体死亡率的8.2倍。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个指标在男性患者中均显著高于女性。具体而言,男性标化病死率为14.80%,女性为13.59%;男性标化发病率为4118/10万肿瘤患者,而女性为1906/10万肿瘤患者;男性标化死亡率为612/10万人,女性则为273/10万人。此外,发病率和死亡率在青少年(15-19岁)和老年人(85岁及以上)两个群体最高,而病死率则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除性别及年龄差异外,研究还揭示了中国各地区脓毒血症负担存在显著地理差异。住院死亡率与脓毒血症发病率的相关性远高于与病例病死率的相关性,说明导致地理分布差异的主因是脓毒血症发病率的差异,而非住院后的存活率差异。有趣的是,发病率和死亡率与人类发展指数呈现“U”型关系,在较低和较高发展水平地区均比中等水平高。这一发现凸显了在这些地区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加大资源投入以改善脓毒血症预防和管理的迫切需求。
本项大规模的全国研究首次揭示了中国非儿童癌症患者住院合并脓毒血症的严峻现状,发病率、病死率和死亡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并存在显著的人口学和地理差异。结果表明,降低脓毒血症发病率将是减轻癌症合并脓毒血症患者总体死亡负担的关键。未来应加大一级预防力度,制定因地制宜的个体化预防干预措施。同时应重视发达地区的高发病率问题,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为癌症患者创造更安全的就医环境。
研究详情请见原文:
Overall and geographic pattern of incidence, fatality and mortality of sepsis among hospitalized non-child cancer patients in China: a nationwide cross-sectional study
https://doi.org/10.1016/j.scib.2024.03.050
Journal
Science Bulle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