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Release

在埃及,农民如何处理农业塑料废弃物?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Higher Education Press

image: 

Image

view more 

Credit: Hazem S. KASSEM1 , Ahmed MOSA2 , Mondira BHATTACHARYA3 , Mohammed ABOUELNAGA4 , Moshira ELAGAMY4 , Doaa ATIYA4 , Belal ELGAMAL4 , Henny OSBAHR3

在农业生产中,塑料的广泛应用被称为“塑料农业”——从覆盖地表的地膜到搭建作物保护棚的薄膜,这些轻便、低成本的材料能保温保墒、减少农药使用,甚至帮助作物反季节生长。但另一方面,塑料的不可降解性让农业从“低废弃物”行业逐渐演变为“废弃物管理难题户”。全球每年农业活动产生约156万吨塑料废弃物,其中大量因回收困难被随意焚烧、掩埋,不仅污染土壤和空气,更会形成微小塑料颗粒(微塑料),通过雨水渗透或风力扩散进入食物链。在埃及,这个农业占经济重要地位的国家,塑料农业同样普遍。那么,当地农民是如何处理这些塑料废弃物的?哪些因素影响了他们的回收意愿?

为解答这些疑问,由埃及曼苏拉大学、农业研究中心及英国雷丁大学学者组成的团队,在埃及达卡利亚、吉萨和明亚三个农业大省展开调研。研究覆盖了使用露天地膜、低棚、高棚和网室四种塑料农业系统的300位农民,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和面对面访谈,分析了塑料使用特征、处置方式、回收障碍及关键动机。相关文章已发表于《农业科学与工程前沿》(英文)(DOI: 10.15302/J-FASE-2025621)。

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对不同类型塑料的处理方式差异显著。用于冬季蔬菜种植的地膜常被直接翻埋入土或露天焚烧,而用于搭建棚膜的覆盖膜则有95.8%被收集后送回收单位处理。背后的原因在于,地膜因厚度薄、易破碎,收集成本高且效率低,而覆盖膜相对完整,更易集中处理。进一步分析发现,经济压力是回收的最大阻碍——回收费用高、人工收集成本大被农民视为“最头疼的问题”;此外,缺乏固定回收点、回收设施不足等也加剧了处理难度。但农民并非没有回收意愿,金融激励(如补贴)和提升塑料质量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推动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农场规模大、家庭成员参与农业、长期使用塑料农业系统的农户,更倾向于主动回收地膜——大农场能产生足够量的废弃物满足回收门槛,家庭成员参与则降低了人工成本,经验丰富的农户更能意识到长期土壤健康的重要性。

本研究呈现了埃及农民塑料废弃物管理的真实图景,为政策制定提供了具体方向。例如,针对回收成本高的问题,可通过建立更多便民回收点、提供回收补贴降低农民的负担;针对地膜易破碎的特性,推动塑料生产改进,提升其耐用性;针对小农户,设计“集中收集+灵活补贴”的方案,解决“量少难回收”的困境。这些措施若能落地,不仅能减少微塑料对土壤和生态的威胁,更能推动农业从“一次性塑料依赖”向“循环利用”转型,助力埃及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环境管理要求。


Disclaimer: AAAS and EurekAlert!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the accuracy of news releases posted to EurekAlert! by contributing institutions or for the use of any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EurekAlert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