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Release

成功将拉皮莱塔(Pileta)洞穴的形态和洞穴岩画进行三维数字化

塞维利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智能手机 激光雷达(LiDAR) 技术和激光扫描仪,成功地再现了这一史前洞穴艺术的杰作。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University of Seville

image: 

Digital model of La Pileta cave

view more 

Credit: University of Seville

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成功完成对位于马拉加省贝瑙哈恩(Benaoján)拉皮莱塔洞穴(La Cueva de La Pileta)的三维扫描工作。这座洞穴自 1924 年起被列为国家古迹,是欧洲岩画艺术的重要地标。它的重要性在于,其洞穴内保存了数以千计的图像作品,这些图像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晚期直至青铜时代。

其中特别引人注意的是那些动物、几何图形和人物形象。此外,拉皮耶塔(La Pileta)洞穴遗址还保存着超过十万年以上的考古遗迹,以及一些独特发现,例如一盏带有格拉维特文化时期颜料残留物的灯,这盏灯被认为是伊比利亚半岛上最古老的照明设备之一。

研究人员的项目是基于一种综合研究方法:以智能手机的移动激光雷达(LiDAR)技术——通过使用脉冲激光束确定从激光发射器到物体或表面距离——这提供了多功能性,也就是能进入狭窄和难以到达的区域能力,同时获得高质量纹理;而地面激光扫描仪则提供精确、远距离且可靠的测量基础。这两种系统彼此互补使研究人员能获得完整且经验证的3D模型,这与参考地形点相比的误差范围极小。

此外,该综合研究模型不仅是考古研究和遗产管理的一流资源,还为洞穴考古遗址的认知、防护性保护、岩画分析以及沉浸式科普体验创建和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这项研究发表在享有盛誉的《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杂志上,科研与考古学工作相辅相成,从整体上增强并补充了考古工作成果,为了解、保护和传播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该研究由以下学者共同完成:塞维利亚大学建筑工程制图与建筑工程系丹尼尔·安东(Daniel Antón);塞维利亚大学伊比利亚南部中晚期旧石器时代研究(PAMSUR)研究小组的胡安·马约拉尔(Juan Mayoral);塞维利亚大学地理与历史学院史前史与考古学系玛丽亚·多洛雷斯·西蒙(Mª Dolores Simón);和米格尔·科尔特斯(Miguel Cortés);以及PAMSUR成员兼葡萄牙阿尔加维大学ICArEHB研究中心的鲁本·帕里利亚(Rubén Parrilla)。


Disclaimer: AAAS and EurekAlert!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the accuracy of news releases posted to EurekAlert! by contributing institutions or for the use of any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EurekAlert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