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综述发现,在出生后的首个小时内与母亲进行肌肤接触的婴儿,有更大概率获得包括纯母乳喂养、维持体温及血糖水平处于最佳状态等多重益处。尽管研究也涉及了该做法对母亲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如减少失血量和促进胎盘及时娩出,但相关证据尚不够确凿。
肌肤接触,即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以裸体状态贴合在母亲未加遮盖的胸膛上。这一简单而有效的做法,不仅有助于婴儿平稳过渡至宫外生活,保持体温稳定,还能有效减轻其压力与哭闹,同时对呼吸和心率等生命体征起到良好的支持作用。
鉴于支持立即肌肤接触的证据已经充分,综述作者建议,在未来的随机对照试验中,不应再设置不提供肌肤接触的对照组。
肌肤接触对婴儿的显著益处
本系统综述是2016年版本基础上的更新,该版本曾为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在内的20项国际指南提供重要依据。此次新增了26项研究,使得研究总数达到69项,涉及母婴对数超过7000对,且大部分研究在高收入国家中开展。
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在出生后首个小时内与母亲进行肌肤接触的婴儿,其母亲在婴儿出生后的前六个月内更有可能坚持纯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不仅为婴儿带来诸多健康获益,同时也对母亲和卫生系统产生积极影响。
具体数据显示,接受早期肌肤接触的婴儿中,约有75%在满月时仍接受纯母乳喂养,而相比之下,未接受肌肤接触的婴儿组中这一比例仅为55%。此外,新生儿还能拥有更优的血糖调控、体温维持以及更稳定的呼吸和心率。
尽管已有明确指南建议应立即开展不间断的肌肤接触,并持续至第一次哺乳结束,但许多卫生系统仍习惯于在此期间将母婴分开。
“传统上,婴儿出生后往往立即被与母亲分离,以便进行诸如体检、称重和洗澡等常规操作,这无疑阻碍了立即肌肤接触的实现,”范德比尔特大学护理学院退休教授、本研究主要作者伊丽莎白·摩尔(Elizabeth Moore)指出,“即便在护理质量较高的国家,这一既免费又易于实施的干预措施也并未得到广泛普及。”
母婴分离做法已不合伦理规范
尤为重要的是,该系统综述指出,进一步开展将肌肤接触与“常规护理”进行对比的随机对照试验已不符合伦理要求。
研究结果充分表明,现已具备足够证据将出生后立即肌肤接触作为全球范围内的标准护理措施。鉴于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推荐将肌肤接触作为标准护理,系统综述作者认为,将母婴分开进行随机化分配的做法已不再具备正当性。
“不提供肌肤接触可以认为不够合理,因为已有确凿证据表明该做法能够显著改善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和生存率,”健康儿童项目母乳喂养中心执行主任兼首席教员、本系统综述资深作者卡琳·卡德威尔(Karin Cadwell)强调指出,“尽管纳入本综述的研究并未直接聚焦于生存率问题,但在资源匮乏地区进行的其他研究却明确显示,肌肤接触对于低出生体重婴儿而言,可能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在印度和非洲医院开展的一项大型试验中,初步数据即显示肌肤接触能够显著提高婴儿的生存率,因此该试验已提前终止招募。”
尽管本系统综述所纳入的研究均来自多个大洲的高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但遗憾的是,并未涵盖低收入国家的情况。作者指出,未来研究应着重于提升研究质量,并聚焦于肌肤接触措施的具体实施情况,而非仅仅停留于对干预措施本身的测试。
Journal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Method of Research
Systematic review
Subject of Research
People
Article Title
Immediate or early skin-to-skin contact for mothers and their healthy newborn infants
Article Publication Date
21-Oct-2025
COI Statement
KB, AB, WJ, AHA, EG, JG, MNK, SNM and YT reported that they had no interests (financial or nonfinancial) to disclose at this time.